- 支付寶賬戶
- hd2004@vip.163.com
- 建設銀行
- 開戶行: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分行
- 帳 號:6227 0000 1138 0021 931
- 戶 名:常付正
- 工商銀行
- 開戶行: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分行
- 帳 號:6222 0202 0003 8380 990
- 戶 名:李立源
- 農業銀行
- 開戶行:中國農業銀行北京分行
- 帳 號:6228 4800 1047 3987 914
- 戶 名:常付正
- 郵政儲蓄
- 開戶行:中國郵政儲蓄北京分行
- 帳 號:6221 8810 0006 1676 185
- 戶 名:李立源


- 010-84213900
- 010-84217266
- 010-84217190
- Q Q:1136550120
- Q Q:1002912876
- 郵箱:hd2004@vip.163.com
- 手機短信:13521328441
- 向總經理反映問題和監督
- 電話:13910906872

- ·我的兒子是農歷1999.4.20生的 請您幫忙測測他的事業 拜托了
- ·我女兒的生日是陽歷2010年12月30日,屬虎,期待
- ·我也想給自己的女兒起個好名
- ·對了,大家知道不,這家網站預測是挺準,預測過去是免費的,預測的時候是需要收費的。是不是?
- ·本人對,風水這塊比較感興趣,想過找一家專業培訓班學習,看這家也有培訓,有朋友在這家網站上參加過培訓嗎?感覺如何,請賜教!
- ·對了,大家知道不,這家網站預測是挺準,預測過去是免費的,預測的時候是需要收費的。是不是?
- ·我也想預測一下我命運,我出生,陰歷5月19日 屬狗,想看看我2010年運程。期待中
- ·對了,后來我又預測了一下未來,就不知道準不準了,呵呵!那要等到未來去驗證,不過感覺這家網站預測不錯,水平還是有的,純屬個人感覺。
- ·我預測過,按生辰預測的,我預測的事業、婚婚,不過預測的是過去,挺準的。
- ·有哪位朋友,在這家網站上預測過嗎?哪位預測師預測比較準?


- 首頁>>《易經》陰陽變化
- 《易經》陰陽變化
- 2011-04-01 01:48
《易經》陰陽變化
《易經》以陰陽變化來說明宇宙萬物的一切現象。它通過占筮來啟示天道、人道、地道的變化規律,為的是把握人生立身處世之本,以趨吉避兇。所以,《易經》的哲理為后世崇仰深究,后人再以義理闡釋,使《易經》成為占筮、義理兼而有之的典籍。
《易經》說的是陰與陽的思想,產物。它源自男女不同的性別,是人類原始思想的產物。它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說明宇宙萬物中一切變化的現象。
陽是以一來代表,而以––來代表陰,這兩個奇與偶的簡單符號,象征并說明了宇宙萬物的一切變化。陽剛陰柔,陽動陰靜;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因時因地的以陰與陽,也就是剛柔動靜的性質來變化。如把天、男、仁、上、前、明、往、晝、尊、貴、福等都屬于陽、剛、動;而把地、女、義、下、后、暗、來、夜、卑、賤、禍等都屬于陰、柔、靜。陽剛陰柔相反相成但并非不變,而是動極則靜,靜極則動,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陽剛中孕育著陰柔,陰柔也包含了陽剛,相輔相成表里兩面。如:男對女為剛,女對男是柔;前對后是陽剛,前對更前則成為陰柔。
“說卦傳”中說:“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易經》在這里所要闡明的天道、地道、人道的變化作用法則是一到的;這就是,宇宙萬物遵循陽剛陰柔無窮變化作用的法則。所以稱作“天人合一”。這樣看來,“易”含有變易、簡易、不易的意思,宇宙萬物因時因地的陰陽、柔剛、靜動,變易而不易,復雜而簡單,矛盾又統一,對立又和諧;這陰陽論就在闡明這一現象;所以說,它是《易經》的中心思想。
《易經》思想中的這一陰一陽,相對相反,并不對立相克;而是相互錯綜變化不已,并在變化中生成發展,和諧與統一。
我國古代傳統思想中的,不主張斗爭,和為貴,正淵源于此。
“系辭上傳”中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生”在這里不是產生而演變。就是說,八卦由四象演變而來;四象由兩儀演變而來;所以,八卦即四象,四象即兩儀,陰陽即太極。
太極是什么?從《易經》的本義去探索,唐代孔穎達《正義》中說:“太極是天地未分前,混而為一的元氣。”這一混沌不分的元氣,或者成為陽剛、或者成為陰柔,變化無窮;并且以陽統御陰,以陰追隨陽。這就是《易經》所要闡明的主旨。這一宇宙根源的元氣我們稱作“太陽”也就是太極,也以━來表示,其推演如“附圖”。儒家崇尚剛健正大其根本就在于此。
而老子主張“無”;這并非一無所有,而是存在的某種物質無聲無臭。老子以“無”為道;“有”生于“無”,有形的物體產自無形的本體,“有”與“無”異位而同體。
地球、太陽,或在億萬年后會消滅;但大宇宙中必會有新的星球、星系誕生成長。大宇宙本身無始無終,永恒的生生不息,這正是《易經》所闡明的中心思想。以人來看,形體之小微不足道,但渺小人的心志活動卻能將無窮盡的大宇宙包攝無限;因而《易經》“廣大悉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