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 漢字,中國人的第五大發明
一、 世界文字知多少
二、 漢字和漢文化
三、 漢字文化圈
四、 冷朝觀潮:漢字在全球走紅
五、 墻內開花墻外香:漢字是中國對人類文明的貢獻
第二章 漢字的起源
一、 字為聲跡:文字是語言的延伸
二、 擺擺弄弄:八卦與漢字
三、 摸摸結結:結繩起源說
四、 刻刻劃劃:刻契起源之說
五、 漢字神造:倉頡造字的傳說
六、 考古:撩起漢字起源神秘面紗
七、 字之初,本為畫
第三章 漢字的了法則
一、 何為“六書”
二、 許慎和他的《說文解字》
三、 “六書”詳解
四、 形聲制的確立
第四章 漢字的字體演變
一、 漢字字體演變的規律
二、 甲骨文: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
三、 金文:鑄刻在青銅器上的字
四、 篆書:與秦始皇相關連的文字
五、 隸書:古今漢字的分水嶺
六、 草書:速寫的字體
七、 楷書:漢字字體的楷模
八、 行書:亦楷亦草的中間體
第五章 “望字生義”的是和非——漢字的字義
一、 字形和字義
二、 字義和部首
三、 漢字的辨析和古今的閱讀
第六章 無矩不成方——漢字的書寫
一、 漢字的筆畫
二、 漢字的筆順
三、 漢字的間架結構
四、 歷代楷書名家簡介
第七章 糾正錯別字
一、 糾正寫錯別字的方法
二、 糾正讀錯字的方法
三、 錯別字趣話
第八章 百年回首論短長——漢字改革面面觀
一、1949年前的漢語拼音運動
二、1949年前的漢字簡化運動
三、1949年后的文字改革
四、百年漢字改革的短與長
第九章 二十一世紀,漢字前途展望
一、漢字和信息化
二、漢字的優勢
三、漢語的特點和識字教育
四、漢語將成為英語民族間的中介語文
五、21世紀是漢字發揮威力的時代——安子介的漢字觀
第十章 橫看成嶺側成峰——漢字與兄弟民族文字的交流
一、兄弟民族借用和效法漢字
二、漢字的反向吸收
第十一章 文字也有性別——奇怪的“女字”
一、 女人們內部交流的文字
二、 “女字”是漢字的一種異形體
第十二章 異文化的使者——漢字中的外來字及期翻譯
一、 傳統的翻譯方式
二、 “雪茄”和“茄子”——音譯拼寫的一般原則
三、 新西蘭和紐西蘭——地名、人名和專用字的翻譯
四、 日語漢字文化的倒灌
五、 “雪碧”、“馬拉松”和“蓋世太保”——外來字翻譯佳作欣賞
第十三章 漢字與中國的姓名文化
一、 姓氏探源
二、 取名的藝術
三、 姓名趣談
第十四章 從漢字看原始人的宗教觀
一、 從漢字看原始人的自然崇拜
二、 從漢字看原始人的圖騰崇拜
三、 從漢字看原始人的生殖崇拜
四、 從漢字看原始人的祖先崇拜
第十五章 從漢字看上古的婚姻形式
一、 從“姓”、“父”看遠古人的群婚習俗
二、 從“婚”、“娶”看掠奪婚俗
三、 從“嫁”看買賣婚制
四、 從“姑”、“舅”看氏族互婚
五、 從“媵”、“侄”看“媵制”
第十六章 從漢字看古代家庭倫理觀
一、 嚴“父”慈“母”
二、 “男”尊“女”卑
三、 “夫”唱“婦”隨
四、 老人為何三條腿
五、 兒“孫”滿堂
六、 光宗耀“祖”
第十七章 古漢字:一幅原始生民圖
一、 布“衣”暖身-從“衣”字看原始的衣著
二、 民以“食”為天——說“食”
三、 安得廣廈千萬間——談“住”
四、 多岐路,今安在——論“行”
五、 “死”無“葬”身之地
第十八章 漢字與戰爭
一、 窮“兵”黷“武”
二、 大動干“戈”
三、 投筆從“戎”
四、 “戒”備森嚴
五、 南“征”北“伐”
六、 “軍”威浩蕩
第十九章 龍騰虎躍——漢字和十二生肖
一、 碩“鼠”
二、 “牛“氣沖天
三、 “虎”口拔牙
四、 狡“兔”三窟
五、 “龍”的傳人
六、 強龍難壓地頭“蛇”
七、 老“馬”識途
八、 亡“羊”神牢
九、 “猴”性十足
十、 “雞”鳴狗盜
十一、 “狗”不嫌家貧
十二、 “豬”頭三牲
第二十章 文字之禍——漢字和古代文字獄
一、 一個“殊”字觸犯了朱元璋
二、 誤“皇”為“王”丟官
三、 “雍正砍頭”
第二十一章 漢字和避諱
一、 避諱種種
二、 避諱的用字藝術
三、 避諱趣談
第二十二章 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字游戲
一、 燈謎:一種神奇的寓教于樂活動
二、 析字聯
第二十三章 漢字與數
一、 漫談
二、 “一”字不簡單
三、 略知一“二”
四、 說“三”
五、 道“四”
六、 一字千金的“八”和“發”
七、 “百”無聊賴
八、 “千”金市骨
九、 “萬”變不離其宗
十、 舊中國商人的“價目析字語”
十一、 漢字與“干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