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的縱面研究(上篇)
人名的起源
上古的名號
名字與東方圖騰崇拜
古籍述殷帝王命名通例
一、 以地為名
二、 自言其名
三、 因事而名
四、 以德性名
五、 其他
殷帝王以天干命名
一、 以廟主為名
二、 以祭名為名
三、 以死日為名
四、 以生日為名
殷代命名用干支及其他
春秋的命名法與規條
一、 命名的五種方法
二、 命名的六項規條
周秦命字的方法
一、《春秋名字解詁》商榷
二、周秦命字段方法
周秦名字用干支五行
一、單以天干相配的名字
二、以天干地支相配的名字
春秋姓名之間加助字
漢人純用尊老排行命字的殊格
一、排行字加尊老字
二、全用尊老字
三、全用謙遜字
四、尊老字謙遜字并用
五、排行字加謙遜字
六、尊老字加美飾字
七、謙遜字加美飾字
漢代以降,新興的排行字
一、 以元命字的
二、 以長命字的
三、 以次命字的
四、 以幼命字的
五、 以稚命字的
六、 以少命字的
漢代以降,命字新興的美辭
一、 尊老美辭
二、 稱謂美辭
三、 身份美辭
四、 形容美辭
五、 德性美辭
六、 行為美辭
七、 贊嘆美辭
漢代王莽的二名之禁
晉代以降,命字的以名加辭
魏晉六朝二名盛用之字
一、 數代一貫相襲的
二、 兩世相襲的
三、 相襲偶有隔斷的
四、 兄弟相襲的
五、 僅一人襲用的
魏晉六朝稱名喜加阿字
南北朝名字的宗教氣氛
六朝唐代多名字相同
唐人一言之字的復古
唐人稱呼喜標榜排行
唐代以降,命字新興的美辭
一、 稱謂美辭
二、 助字美辭
五代人多以彥為名
宋代名子的老態
一、 以老命名的
二、 以老命字的
三、 以叟命名的
四、 以叟命字命號的
五、 以翁命名的
六、 以翁命字命名的
七、 以父(甫)命名的
八、 以父(甫)命字的
宋人喜用五行序輩
宋代以降,命字的以名省形
宋元里巷細民無正名
遼金無人名多用奴哥字
金人多加漢名
元代漢人多作蒙古名
人名的橫面研究(中篇)
多名制的使用
一、 小名
二、 名
三、 字
四、 號
名、字、號的作者
名、字、號的體裁
一、名的體裁
二、字的體裁
三、號的體裁
名字的連貫
名字的姓氏的連貫
名字與聲韻
一、 名字的原始是用來呼喊的
二、 古人命名懂得用雙聲疊韻
三、 古名的音讀固定,文字可假借
四、 明清以來諧音假借的字號
字形離合的名字
一、 名為姓的省文
二、 名為姓的增文
三、 名為姓的分文
四、 字號為名的分文
同文曲義的名號
一、 文可倒讀
二、 字有曲義
名字與字體的變化
名字與影射
名字的暗寓
名字與隱逸逃藏
姓名的假造與頂冒
名字與兄弟的排行
一、 二名而用一字者
二、 單名而用偏旁者
三、 單名而合文相同者
名字與父母的感想
名字與自己的抱負
名字與他人的期許
名字的仰慕與模效
一、 模效的名字
二、 仰慕的名字
名字與階級職業
名字與思想潮流
一、 或顯或隱的思想痕跡
二、 仙佛圣賢,一鍋共煮
盜賊的名號
名字與宗族思想
名字的時尚性與組織性
名字的積極與消極性
名字與征兆運遇
一、 征兆
二、 運遇
名字與圖讖卜算
一、 名字與圖讖
二、 名字與占卜
三、 名字與命算
名字與夢寐
女名作法的分析
一、 屬于正格的八法
二、 屬于變格的三法
三、 屬于殊格的一法——雙名
女名使用的問題
一、 被幽禁在香閨中的女名
二、 名女人的成名條件
男性稱郎與女性稱娘
一、 郎、郎君
二、 娘、娘娘、娘子、小娘子
三、 蕭郎與蕭娘
男人女名與女人男名
自號作法的分析(敘言)
自號作法的分析(上)
一、 以稱謂自號
二、 以身份自號
三、 以百業自號
四、 以居處自號
五、 以山川自號
六、 以園林自號
七、 以器物自號
八、 以村廛自號
自號作法的分析(下)
一、 志說癖好的自號
二、 夸言收藏的自號
三、 張揚業績的自號
四、 特寫形貌的自號
五、 銘刻時年的自號
六、 表明生活的自號
七、 抒發性情的自號
八、 衷述仰慕的自號
九、 創立境界的自號
十、 語必驚人的自號
綽號的研究
一、 綽號的定義與價值
二、 綽號的起源與發展
三、 綽號的對象
四、 綽號的作用
五、 綽號的分類
尊榮的溢號
僻名與怪名
惡名與丑名
名字與印章
一、 印章的源流
二、 官印
三、 私印
四、 封泥
五、 印的型制與刻鑄
人名的客觀研究(下篇)
名字與史事考證
一、 多名的歸納
二、 同名的分清
三、 訛名的辨正
四、 名字外的收獲
姓名與讀書辨偽
姓名的志失
姓名的省略
姓名的錯雜
姓名的傳訛
同姓名
同名
同號異趣
后記